九華山志卷八(內攝二門:一、物產門第十。二、志餘門第十一。)     物產門第十(內分穀、茹、茶、木、竹、花卉、鱗介、羽毛各子目。)   巍巍九華,名尊禹甸。毓秀鍾靈,物華藻絢。羅漢結絛,菩薩垂線。玉女擎幢,仙人把扇。念佛鳥鳴,傷生蛙譴。性相三千,隨緣不變。志物產。     穀(附竹實) 黃粒稻   舊傳其種由金地藏自新羅攜來。穎芒,肥粒,色殷,香軟,與凡稻異。   李之世詩:金粟原來是佛糧,僧云移植自殊方。山禽未敢銜遺粒,香缽先擎供法王。 竹實   明嘉靖年間,凡再見。春夏開紫花,結實如麥,可食。﹝陸岡竹實表,已載靈應門。﹞     茹 石芝   生懸崖峭壁,採者[糸+(一/旦)]引而上,服之身輕延年。生陽M者色紫,生陰M者色黑。 竹蕈   柔白如菌。採食者,先以灰煮,其汁如血,漂淨,再煮,味若珍脯。宋陳仁玉菌譜云:生竹根,味極佳。(按蕈菌通。舊志作簟,誤。)     茶 金地茶   梗空如篠,相傳金地藏攜來種。   李之世詩:碧芽抽穎一叢叢,摘取清芳悟苦空。不信西來禪味別,醍醐灌頂雪山中。 閔源茶(乃閔氏源所產之茶,舊志作茗地源茶。誤。)   根株頗碩,生於陰谷,春夏之交,方發萌芽。莖條雖長,旗槍不展,乍紫乍綠。天聖初,郡守李虛己,太史梅詢,試之,以為建溪諸渚不及也。     木 五釵松   松子如小栗,三角,其中仁香美,即五粒松實也。蘇頌謂:粒,當作鬣。謂之五釵松者,釵本雙股,松葉皆雙,故名。而此松有五葉,如釵,有五股,因名為五釵松耳。 千秋松   長數寸,即草本之卷柏,生絕巘之處。人得之,多置於盆山之上。或置之乾燥處,日久雖然枯瘁,見水則依然蒼翠。(此即俗所謂九死還魂草,煮亦能活。) 仙人燭   木似梧桐,大可盈握,長尺餘。多津液,逾年不枯。每燃一枝,可延數刻。好事者,多秉之遊洞府。   李之世詩:梧心浥露釀成淚,竹榦迎風迸作珠。為憫世人多漆睡,特留仙燭照昏衢。 羅漢柏   高可一二尺,葉如側柏葉,而翠色可愛。 飛仙蓋   一本高挺,無他枝,唯木末樛然下垂,敷條散葉,圓密如蓋。或女蘿陵霄,彩燦相附。 羅漢絛   木本如檜,高數丈,翠葉閒垂,心白色,長尺餘,作結成絛,故名之。   李之世詩:羅漢迢迢行道時,衣絛解下挂巖枝。生來不作同心結,一任柔絲拂地垂。 菩薩線   如檜木,但枝葉長垂,欲及水石,紛然如散絲線,色翠香清。   李之世詩:誰將弱縷散晴暉,菩薩峰頭喻法微。留與山僧閒補衲,白雲裁作七銖衣。 玉女幢   葉細長而清澤,經霜不凋,高及一二丈。自根而上,皆成層級,狀如幢節。生陰巖絕巘之上,儼成行列。煙霞籠蔽,若羽衛然。 仙掌扇   木端生葉三四,大如羽翣,兩面相合,色翠清香。峰嶺巖洞之前多生之。   李之世詩:仙掌搖風立翠巒,似迎毳翣下雲端,人間熱惱真難遣,纔到蒼巖沁骨寒。 金錢樹   樹體挺直,榦黑枝青,春間布葉長而翠。夏秋之交,枝上透細條,如以線貫錢。或一貫三四枚,多者十二枚,老作金色。一在太白書堂,一在金沙泉畔,皆高二三丈。     竹 南天竹   虛中疏節,叢生如竹,稠密不凋。春青夏碧,秋丹冬紫。澗傍巖麓有之。 觀音竹   莖小葉細,長不滿三尺。生巖石,蒼翠,經冬不凋。 石竹   一名龍鬚竹,生紅紫色細花。     花卉 金步搖   叢生蔓衍,其花四出,皆偶對櫛比於枝葉間。無風亦常搖動,榦弱而花繁,故爾。   僧希坦詩:偶對叢條巧櫛成,動搖徐步寂無聲。仙花不識興亡事,豈學吳宮響屧行。 仙桂   葉細柔而色碧綠,其花如絳囊,其實如丹珠。每露凝枝上,風過林間,清香襲人。 玉瓔珞   其花圓潔,如真珠散綴。柯條疏密,宛若流蘇,而四時不衰。 缽囊花   木本,高丈餘,葉細而長,色翠而澤。花生葉上,萼如黃葵,香聞數里。或聞金地藏遊南臺,適有花落缽中,他時不落,其以此而名與。 莎羅花   其木大小不常,與凡木頓別。每七葉九葉叢生,苞如人面,眉目宛然。花似牡丹,相倚而生。色類拒霜,香如菡萏。 蠟花   花五出,房小,瓣厚,色紅黃,結子如蠟。 五色躑躅   花一種而五色。(按黃者,為羊躑躅,即本草所謂鬧羊花,有毒,能迷人。) 木蓮花   木本,高數丈,皮似厚樸,葉大如扇,其端微凹,闊六七寸,長倍之。四月花開如蓮,香聞數里。有紅白二種。(此依九華紀勝所錄,與舊志所載全異。德森在江西百丈山見過此物,且與紀勝所記情狀,及考異諸說,全同。) 水仙花   生幽澗中,與閩產無異,但花較瘦,而開於雪中耳。 松竹梅   榦有節如竹,葉細如松,花如梅,根如蒜,瓣有毒。 龍鬚草   長三尺,勁細無節,叢生巖壁。採者攀援而得之,織以為蓆,精密可用。 九節菖蒲   叢生溪谷間砂石上,根一寸九節。方技家云:東流石上生者佳。天禧中,郡守曾公,表進尚方。今且有一寸十二節,及二十四節者,九節不足道矣。謝枋得歌,一寸九節通仙靈。   張籍詩:石上生菖蒲,一寸十二節。仙人勸我食,令我頭青面如雪。   韓太史世能,謝蘇令君惠菖蒲詩,邑侯元是九華神,遺我青蒲香可紉。為問當年勾漏令,丹砂幾許解分人。 鳳尾草   生巖谷水次,葉如鳳尾,性最寒。 金星草   葉上有金星點,根中有黑筋如髮。 百合   根如未開蓮華,多瓣合成,可食。形如大蒜,故又名鬼蒜。土人取之,蜜煎為果。 黃精   此物處處有之,要以九華為尤勝。有正偏二種:正精,葉細,形如荸薺,串生十二珠,閏年則十三珠。九蒸曬,服之益人。偏精,葉大,亦串生。唯形偏如薑,俗呼野生薑。     鱗介 四腮魚   以十月出石巖潭中,松江秀雅橋,難獨擅奇也。 石斑魚   長寸餘,出雪潭,鱗具五色。 嘉魚   丙穴之種也,出涌泉中,白鱗紅鬐,巨如手掌,每歲一出。 綠魚   出魚龍洞,細口綠鱗,每暮春出。 鮦魚   出黃匏城溪中,極小,游泳可玩。 醫魚   即四足魚,俗稱水鼠。身黑腹紅,較蛇醫肥而短。生垂雲澗。久旱,出則得雨。 石梆   狀類蛙而大,有黃黑二種,生石巖澗中,即閩越間蛤也。其聲橐橐然,如梆,故名。     羽毛 喚起   形不踰反舌,春曉則鳴,每聲,則連呼起字,其聲圓滑如鸝,林薄叢密處,多棲息焉。韓退之詩云:喚起窗全曙,即此鳥也。   李之世詩:海白沙明風滿天,宿雲如絮裹山巔。曙窗喚起遊人夢,猶有山房熟睡禪。 念佛鳥   形大如鳩,羽色黃褐,翠碧閒而成文。音韻清滑,如誦佛聲,一名念佛子。韋蟾詩云:靜聽林飛念佛鳥,細看壁畫駝經馬。   李之世詩:蓮華九瓣坐中央,欄楯重重樹幾行。是處海潮音不斷,人禽同說往西方。 搗藥鳥   形罕見。春夏之間,月夜,獨鳴於深巖幽谷之中,啼曰:克丁當,宛如杵臼敲戛之聲,清亮可聽。   王梅溪詩:江南一嶽占青陽,多少神仙此地藏。聞說仙翁搗藥處,鳥聲依舊克丁當。 雲韶部   俗名音聲鳥,凡有二種:一種,形如練鵲,毛具五色,喙紅足碧。一種,形差小,羽雜玄黃,足或青赤,多居高峰絕頂,面暘谷而巢。飛翔有序,群族必單,於春夏早秋時見之。每風輕煙暖,則音響互發,宛如一部簫韶。 山鳳凰   大如雄雉,繡頸袞背,勁骹悍目。朱冠特起,形如戴盂,夜以承雨露,則互飲之。亦不常見,或曰:竹實生,則來棲隱焉。   李之世詩:苦竹無花詎足餐,禽聲閔嘿訟煩冤。人間亦有戴盆者,甘露誰為灌頂門。 惜春鳥   形似燕而小,其聲清切,翅綺黃白。春深見人,啼曰:莫摘花果。或犯之,則群飛掠人,連聲而呼,鄉人目之曰護山鳥。王梅溪詩曰:莫向山中摘花果,惜春啼鳥怒人攀。   李之世詩:名花偏妒鳥銜殘,多著金鈴樹底安。誰信山禽更解惜,聲聲啼切護春闌。 提壺蘆   狀類燕子,色錯黃褐。春日則呼曰:提壺蘆,沽美酒。 濕濕鳥   鳥自呼其名。晴鳴則雨,不鳴則晴。羽色黝翠,修尾揚翅,其形亦如燕。 婆婆餅焦   大不逾雀。每春夏秋,啼曰:婆婆餅焦。俗名胡須怪鳥。   僧希坦詩:綠柳含煙煙不消,紅花噴火火無燒。如何焦卻婆婆餅,每對春風舌苦饒。 碧雞   雌雄相逐,性不肯群,形采如鴉。翠膊碧臆,鳴聲甚清。每歲翼二雛,羽翮成,則舊者飛去。 羚羊   形如羊,色褐,角類竹節而蹙。能避網罟,人鮮得之。   周贇詩:獬豸同群性嫉邪,長須蹋遍九蓮華。參禪許挂羚羊角,莫遣金剛獻佛牙。 蒼鹿   嘉靖中,鄉人於天柱峰邊見一鹿,毛甚長而色蒼,蓋五百年物也。 玄鹿   周鳳岡九華紀遊,嘉靖甲子,於黃山五老峰傍,見黑鹿,有光,遇於仄徑,無可迴避,上有懸崖,高二三丈,鹿一躍而登。及道光甲午遊九華,於天台峰下遇之,摩肩而過,疑即黃山物,以問山僧。據云:本山向有此物,必百餘年始一出,乃數千年仙獸也。 附九華扇   蒺屆A兩夾鑴百壽圖。黑油紙面,以泥金圖九華。既為青陽縣官歲修貢職,不得謂非方物也。況康熙乾隆御賜之額,每歲江南入貢之圖,皆九華之邀寵於天庭,而有光泉石者也。前志俱未載,至清光緒周志始附及,殊當。   周贇詩:青陽自古屬宣州,九華曾邀太白遊。一字名更醉草草,題詩不及敬亭好。謫仙去後劉郎來,看山巨眼公論開。尤物一見驚奇絕,敬亭不覺無山色。吾家山門天下奇,謫仙劉郎兩不知。青陽一官恣閒散,索圖先借九華看。白綾半臂世已無,縣官貢扇金模糊。年年遠向杭州買,金陵畫工價更倍。九重但知貢青陽,虛名要使九華當。廣文買扇自圖寫,不以官物飾文雅。虛聲附和耳食多,才薄將奈名山何。欲借劉郎詩題扇,恨君未識山門面。明朝揮扇入畫圖,看比山門山如何。     志餘門第十一(分三:一、雜記。二、自治、三、生活。)   上下古今,人事萬變。自治謀生,總歸佛眷。古木有靈,頑石善幻。人化涌泉,鬼吟循澗。斷爪殘鱗,聊廣聞見。寫以餘瀋,非關真面。志志餘。     一、雜記   新羅國,在東海東,朝鮮國之東南。國王姓金,隋文帝時通貢,始封為新羅國王。其人如中國,讀中國書,能詩。女子鬒髮色美,唐貞觀時,女主善德,表請改章服,從唐,故稱為君子之國。國有雞林州,賈人市香山詩,即其都也。唐費冠卿化城記,稱金地藏,為新羅國王子,金氏近屬,貞元十年,壽九十九歲。冠卿與地藏同為貞元人,此實錄也。(前史於外夷小國之王,多稱王子。地藏為新羅王之家屬,國王姓金,故曰金氏近屬。)   散騎常侍關文衍,畫九華圖於白綾半臂,號九華半臂。自謂令此身常在雲泉之內。   新唐書高駢傳,呂用之者,鄱陽人,世為商儈,往來廣陵,得諸賈之驩。既孤依舅家,私盜其室,亡命九華山,事方士牛宏徽,得役鬼術。賣藥廣陵市,始詣駢親將俞公楚,驗其術,因得見駢,署幕府,稍補右職。   陶守立,於九華草堂壁,畫山程早行圖,筆致清逸。   宋滕宗諒,始作九華圖,今不傳。曹機,有石刻九華六圖。程鵬飛,改六圖為東西二圖。元吳天錫,復總東西二圖為四圖。圖佳,亦無取多也。   清江九華圖一卷,畫秋浦兩岸,中橫大江,林木樓臺,極其精細,筆意類燕文貴。後有石林二印,并劉須溪跋。   胡應鱗詩藪,南唐九華山人,熊晙,早行云:山前猶見月,陌上未逢人。山居云:果熟秋先落,禽寒夜未棲。   周讓谷,形體豐碩而性劇,喜遊山。嘗同沈惕庵遊九華,方近半霄亭,數人掖之始得上。吟云:僕懶童瞋予亦倦,天風扶上半霄亭。及望天台險仄,益股栗不能登,作五古以謝同遊。後二韻云:我身如駏蛩,我行如羖﹛C乘風復何能,甘作退飛鷁。   東巖有僧,少時,每見雲生巖谷間,輒能辨色,或碧、或白、或黑、或紫、或易散、或不易散,一一識而收之。法以瓷瓶倒覆雲上,候其滿,以燥紙糊封之。客至,用鍼刺孔,則繚繞而出,須臾滿房屋間,以之餉客。東坡詩云:近來學得收雲法,擬把一囊贈我行。   明紀,徐達傳,達還鎮池州,與遇春設伏,敗陳友諒軍於九華山下,斬首萬級,生擒三千。遇春曰:此勁旅也,不殺為後患。達不可,乃以狀聞,而遇春先以夜坑其人過半。太祖不懌,悉縱其餘。(按中山開平,同佐太祖,功業相等。中山寬厚,子孫蕃昌。開平好殺,身後蕭條。即此坑降一事,已見一斑。因果豈不可畏歟。)   池州府齊山,有石峰林立,蒼翠如削,號小九華。   新安有山,九峰如芙蓉,號小九華山。   東坡壺中九華詩序云,湖口人李正臣,蓄異石,九峰玲瓏宛轉,若窗櫺然。予欲以百金買之,與仇池石為偶。方南遷,未暇也,名之曰壺中九華。且以詩紀之云:清溪電轉失雲峰,夢媯S驚翠掃空。五嶺莫愁千嶂外,九華今在一壺中。天池水落重重見,玉女窗虛處處通。念我仇池太孤絕,百金歸買碧玲瓏。其後八年,復過湖口,則已為好事者取去。乃和前韻以自解云:江邊陣馬走千峰,問訊方知冀北空。尤物已隨清夢斷,真形猶在畫圖中。歸來晚歲同元亮,卻掃何人伴敬通。賴有銅盆修石供,仇池玉色自璁瓏。崇寧元年五月,黃山谷繫舟湖口,正臣持此詩來,石既不可復見,而東坡亦下世矣。感歎不足,因次前韻云:有人夜半持山去,頓覺浮嵐暖翠空。試問安排華屋處,何如零落亂雲中。能回趙璧人安在,已入南柯夢不通。賴有霜鐘難席捲,袖椎來聽響玲瓏。   池州僧默公,住長安慈恩寺。鄭谷題其院云:雖近曲江居古寺,故山終憶九華峰。春來老病厭迎送,翦卻牡丹栽野松。   晉昌唐燕士,隱九華山,夜步林中,有白衣丈夫,戴紗巾,貌孤俊,循澗而來,吟步自若。吟曰:澗水潺潺聲不絕,溪壟茫茫野花發。自去自來人不知,歸時唯對空山月。將與之言,未及而沒。明日燕士問里人,有識者云,吳氏子,舉進士,善為詩,卒數年矣。按河東記,無名小鬼,贈韋齊休詩,與此正同。其詩云:澗水濺濺流不絕,芳草綿綿野花發。自去自來人不知,黃昏唯對青山月。   水月庵,有羅漢柏,高二三尺,群鳥棲焉,似山雀而小,色蒼翠。庵中一老僧呼曰:徒弟,便就食。或客至,僧亦呼之,即群下,甚馴擾不驚。後僧終,鳥盡飛去。   盧生,不知何許人。明鄭太宰用章,贈詩云:九華盧生,遠涉江淮,走雲中,歷太行,上天子之都,稱壯遊矣。貂敝言旋,賦此贈別。詩曰:九華仙客攬征衣,極目歸鴻逗雨飛。鄭重青萍休夜吼,風塵誰復辨支機。   士大夫道經青陽,無不登九華。一經大官駐節,邑令發一符牒,本山住持僧,供帳勞費,不可言悉。鄢陵鄭公二陽撫皖時,過不往。有過青陽,王令邀遊九華山,不赴,因賦詩示之曰:遙望華峰路不賒,飛雲片片墮簷牙。因憐輿卒肩頭苦,更揣僧徒腹內嗟。供億紛紛勞梵舍,送迎僕僕罷官衙。權將圖志當遊具,領略山光趣已奢。   池州府志言,九華深處,廣邃如堂,可容數百人,怪石咸仙佛之像。洞懸鐘乳若幢蓋,旁列金黃牡丹仙桂等花。有獵者逐鹿,偶值其勝,折花以歸,人驚異之。及復往,遂失其所。此山南魚龍洞中實境,非幻景也。   宣城記,載臨城縣西北四十里,蓋山,高百餘丈,有舒姑泉。昔有舒氏女,與其父析薪,倦坐,牽挽不動,乃還告家人。比往,唯見清泉湛然。女母曰:吾女性好音樂,乃弦歌,而泉涌迴流,有朱鯉一雙涌出。   按蓋山,即九華翠蓋峰。舒姑泉,為雪潭之源。   ﹝按此女乃化鯉,而非化泉。人身化魚,當為罪報所致,何足詠歌。許止淨識。﹞   胡長白家於武學之右,袁府巷內。偶鋤後園地,忽鏗然有聲,異之。以手擘土,見一研山埋其下,出之,長可尺許,高數寸,峰巒崷崒森秀,紋如胡桃,色黝然,真几案之佳物也。長白以形類九華,因名小九華,如東坡先生仇池石故事。   蔡州蘇崑生,維揚柳敬亭,嘗客於左寧南武昌軍幕。柳以談,蘇以歌,為幸舍重客。寧南沒九江舟中,百萬眾皆奔潰。柳先期東下。蘇生慟哭,削髮入九華。   楚寒碧上人,自竟陵入九華,譚友夏弟元聲,字韻遠,為書導之於貴池劉徵君。寒碧名僧,能詩,有遊九華數章,今不傳。   雲仙雜記云,九華小民,浚池,得物,狀類竹根。旁有一銘曰:浮陽筍,太古孕,投醬缶,三年不盡。民不識字,令人讀之。試以豆一斗造醬,投物其中,果三年不減。   九華茶,唯茗源最佳,見稱於陽明九華賦。諸峰所植,雖不及此,然味清泉潔,較他山猶勝。(據光緒周志方產註明,茗源,應作閔源。)   梵書言,佛項有圓光,亦云白毫光。評文者,每借以喻題之元神,不知此固人人皆有,非其時地則不見耳。光緒庚子早秋,修九華志,方編詩,曉行九華山田間,時稻花含露,綺旭初昇,自顧影橫碧毯,頭上有氣暈,圓如車輪,白光閃爍,如罩一圓玻璃,從者詫異。予謂,人皆有之,使以影就稻,果然。第有大小明暗盈虧之不同,蓋因人之邪正強弱壽夭而別也。周贇識。﹝按佛項有圓光,眉間有白毫,是兩事,非一物。山門誤為一,及作頂有圓光,俱全不知佛之相好所致。又山門已知人人固有之光暈,有大小明暗盈虧之不同,即可判其人之邪正強弱壽夭,而仍一味毀謗佛法,亦自欺人之甚也。德森識。﹞   清光緒二十年秋八月,有挑夫王某,素有煙癖。自徽之屯溪,肩貨至九華,行經洗手亭,薄暮,倦極,息肩,坐道旁。彷彿見茅屋內有燈火,亟思取茶止渴。甫入門,適舊相識者,仍以賣煙為生計。略敘寒暄,飽嘗煙味。臨行,給銅錢,猶一再辭而始受。王某肩貨到山,已二鼓矣。明日卸貨於某號,言昨夜吸煙事,聞者驚異,謂某已死年餘,葬某處。王某愕然,邀人趨視,昨晚經行處,果黃土一坏,銅錢猶存在也。     二、自治   甲、佛教會,民國三年成立,為本山總機關,由叢林與各寺庵組織之,性質與地方自治相近。有圖記,文曰:青陽縣九華山佛教會之圖記,以昭信守。地點,在化城寺。公推正副會長,主持會務,任期三年。經費,在印籤捐四成開支。民國十一年一月,改會長為理事,公推六人,分任會務,掃除舊習,精神形式,頓改舊觀。後以事權不一,轉滋糾紛,十三年冬,仍復會長制。   乙、教育,清宣統二年,縣教育會,推廣教育,九華始辦初等小學,經常費,由各寺庵募助。假太白書堂為校址,僧俗同校,因地制宜。民國元二年,受軍事影響,香煙冷落,經費無著,遂停辦。十一年春,佛教會改組,各理事熱心公益,以規復學校為前提。旋以校舍建築,尚待籌畫,議遂寢。十四年春,西區第二初級小學始成立。   丙、慈善,九華陰騭堂,歷有年所。向有弓田三十三畝三分,蔭山八號,市房三重,無他項消耗。所有收入,專事施棺掩埋,由山主輪管。每年冬十月十五日,各姓執事,齊集陰騭堂,審查收支帳項,以便接管,而專責成。   丁、警察,九華屬青陽西鄉,廟前鎮,向有警察分所。九華五方雜處,每屆秋冬,香客雲集,因劃為西鄉特別區,設警察分所,以便保衛治安。常年經費,由佛教會擔任。   戊、捐務,九華化城寺,天台頂,地藏塔,印籤兩捐,始於清宣統元年,時以池州開辦中學,經費由六縣攤認。此外如貴池之鐵板洲,青陽之九華山,每年認繳教育費若干圓。九華印籤捐無定額,以六成解中學,四成供給地方公費。自池州中學遷省城,改為省立第七中學,省款開支。六成捐務,始由縣教育會收回。近年印籤捐,列入地方教育費項下,由佛教會承辦。全年總數,一千四百一十圓,分期呈繳。自二聖殿,至天台頂,不准私售印籤,妨礙捐務。   己、山董,九華廟宇林立,環月牙池三面,延及白馬亭,多為商店。凡地方有關本山公務,由化城寺住持召集各寺庵,暨各商號,議決進行。向有商董,如現行商例,董事無定數。清宣統元二年,始有臨時山董名稱。然九華以寺庵為主體,山董係幫辦性質。民國初年,涇邑吳君霖軒,經商九華,毅然以本山義務為己任,興利除弊。劉前知事,照會為九華山董。十餘年來,維持提倡,僧俗景從。至於重建三元橋,修築二聖殿以下道路,尤多所援助。倪前知事贈額曰:衛法保商,其嘉獎蓋有由也。     三、生活   甲、九華廟宇,有檀信捐助香燈田,有僧人自置田土,加以募化法事等項收入,以為生計。其無田土者,有香火之貲,亦可稍以自給。迨民國以來,軍事旁午,香煙冷落,亦清苦異常。   乙、九華商業,以正八九十月為極盛,時間雖短,而獲利頗豐。生貨變為熟貨,商業多兼手工。玩具,如木刀、木魚、木叫、竹笛。用品,如木盤、竹箸、飯筒、果盒、樣包。食品,如薑片、黃精、茶葉、查餞、[卄/麻]糕。皆本山出品,工省而價廉,銷場頗旺。其他各貨,自外入者,運費增加,價亦昂貴。   丙、九華山田,峻如梯,小如笠,瘠如沙漠。唯泉水灌注,保無旱乾。午節後分秧,重陽前始收獲,每畝收不及三百斤。且多風災,若穀熟遭風,則收成更歉。山高性寒,無蠶桑之利。農事畢,則採薪。下季香客雲集,山路崎嶇,車馬不便,農人多充兜夫挑夫,其工值較普通勞工為優。   丁、游手好閒者,多依賴香客為生活。秋冬之交,乞丐途為之塞,由二聖殿至山為多數。野蠻無賴,每滋事端,進香者視為畏途。自添設警察,派人巡邏,始掃除惡習。     新編後跋   九華山,自唐李青蓮定名,金地藏卓錫,及見地藏生前滅後一切神異,凡稍知佛法端倪之士,即知其時金地藏,實為釋尊在忉利天宮,囑累擔荷救度末世苦惱眾生之地藏菩薩所示現,茲山即為菩薩應化道場,(應化之義,詳卷首印老序。)了無疑義。故得香火肸蠁,與清涼,峨眉、普陀,並峙,稱為震旦之四大名山。   大士悲深願切,靈應昭著,眾生蒙福獲益之事,紙不勝書。奈開山以來,雖大明嘉靖、萬曆、崇禎、大清康熙、乾隆、光緒,七次(萬曆二次)編輯山志,概由官廳主修,儒士秉筆,從未得一深通佛法之高僧鉅儒,參與其間,發揮佛法有關世道人心,國家社會,普利眾生,不可思議之實理實事。前六次,雖未發揮,尚少毀謗。至光緒周志,誣衊三寶之文,連篇累牘。稍知佛法利益者閱之,無不疾首痛心,實為大士名山一大憾事。   李圓淨居士,因見印老法師,已將王雅三先生所編之普陀新志,改正流通,(老人全不露有改正之跡。)又念茲山各志之紕繆。乃懇請將清涼、峨眉及此山,三山志,一併改正流通。俾四大名山,同得良好志乘,遍布寰宇,庶未讀佛經之士,亦有稍知文殊、普賢、觀音、地藏、四大士,助佛宣化,救度眾生,不可思議之大威神力,並知四大士之殊勝道場,漸增信仰,佛法前途,亦多利賴。老人素以宏揚佛法,利濟眾生為己任,即慨然允許,力任為之。一面函許止淨居士,佐助點綴。清峨二志,早已出書。(出書經過,已見各志流通序,及本志卷首二序中,此不贅。)茲志之延閣數年,遲遲難就者,厥有數因。老法師近年印行各書,多其自行訂定底稿,森與陳無我居士助校對。及峨志尚未訂完,老人目力銳減,由森逐一奉命以蕆其事。至茲志,但由許居士標出編訂大意,一切訂定安頓手續,老人目力日差,概命森次第料理。森本苦惱譾陋,何堪勝此重任。幸李居士徵集書籍頗富,許居士標明大意甚妥,及森常在老人座下,隨時可以請問。但各門多須重新編輯,實非清峨略修之比。加之老人全不經手,森又心目暗鈍。此為多延時日之一大原因。再森業障深重,值此法門多事之秋,為南贛佛法,求保存壽量寺,及挽救江西第四第八兩行政區,二次沒收寺產案。自癸酉春,至丙子冬,四年之內,多為此三事奔走呼號,函電馳求,籲請援救。雖仗三寶不可思議之威神加被,十方護法之大力維護,一一達到美滿結果。而森之光陰精神,大都消耗於此。至丙子夏,竟積勞成疾,迄今尚未全瘉。此又一再延宕之最大原因,森實應尸其咎。(冀塞延宕之責,敘此縷瑣。)今幸   大士慈光普照,老法師福德加被,逐卷多循許居士標示大旨,(損益去留,多其指定。新增有關佛法之文,更多由其指出。)編訂完成。復得性寂大師,與陳無我,仇德恆,二居士,佐助校對,致能完成此舉。雖森知識譾陋,當然紕繆仍多。但今風氣大開,明達之士,多通佛理。想閱之,自知佛法有益身心,取金遺礦。不致徒計文辭工拙,買櫝還珠。較之六種舊志,或可稍慰讚仰大士之深心。至其中所有錯訛,切望閱者指示,庶可識之,俟後賢再版改正。又形勝、梵剎、建置,各門,編者不能親往勘對,祇依舊志,指南等書,斟酌而定。然時世推遷,古今莫定,挂漏重複,勢所不免。卷三梵剎門後,已略述所以。博雅君子,幸勿以現狀不符見責。如有指正,實所歡迎。此皆不慧馨香禱祝以俟之者。     中華民國二十七年,歲次戊寅,四月。     釋迦文佛聖誕日,苦惱比丘德森謹跋。